國泰綜合醫院 營養組
依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公佈的十大死因,癌症已經連續多年蟬聯國人死因的第一位;因國人有抽菸、嚼食檳榔的習慣,使得頭頸癌的發生率增加。病灶的位置位於上消化道前端(食物進入時的開端),發現時早已有體重下降、進食量減少的問題,在經過一連串的手術、化學治療、放射治療等療程後,往往會有吞嚥困難、咀嚼困難、黏膜破損(口瘡)、口乾、味覺改變等問題,進而加劇進食量減少的狀況。研究指出頭頸癌病人營養不良的風險較高,且營養不良的程度可能會中斷治療排程,嚴重也可能造成癌症惡病質,進而增加死亡的風險。所以攝取足夠的熱量及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,對頭頸癌病友來說很重要!
一般病友還是希望由口進食,但通常都會自行改成流質飲食,常見的是只喝雞湯或魚湯但熱量及蛋白質等營養是在魚肉與雞肉裡,所以不能只喝湯;煮鹹粥也是常見的飲食調整,但往往會忽略了烹調用油的添加。因此要在均衡飲食的條件下進行食物質地及烹調方式的調整,才能獲取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。當吞嚥困難、咀嚼困難時,可藉由食物質地的調整來改善,如將食物切小丁或選擇較軟嫩類的食材;當口乾時,則可在烹調時芶些薄芡或用燉煮的方式保留食物多一些的水分;當味覺改變時,則可多利用天然辛香料如:洋蔥、蔥、檸檬、番茄、八角等增添食物不一樣的風味,進而刺激食慾。
飲食類型 | 飲食特色 | 食物舉例 |
---|---|---|
軟質飲食 |
|
|
全/半流飲食 |
容易消化,只含少量纖維質(或質地較軟嫩的纖維)。 半流飲食:將稀飯(麵)、魚(肉、豆腐、蛋)、軟質蔬菜煮成鹹粥狀,調味後即可食用。 |
*油脂的部分經常被忽略,建議食材先用油拌炒,除了增添香氣外亦增加熱量攝取。 |
細泥飲食 |
|
|
*視個人狀況調整飲食類型,若有問題建議詢問營養師。
材料(1人份)可食量 | 作法 | |||
---|---|---|---|---|
|
1.將山藥磨成泥加入洋蔥末、雞絞肉,槌打攪拌後捏成丸狀蒸熟備用 |
|||
營養成成分分析 (1人份) |
||||
熱量 |
醣類 |
蛋白質 |
脂肪 |
|
267大卡 |
24.5克 |
17.6克 |
11克 |
當由口進食一直無法達建議熱量時,則須考慮選擇經由鼻胃管(NG tube )、胃造廔(Gastrostomy )、腸造廔(Jejunostomy )等管路灌食,若以管灌營養品為主,可選擇一般均衡配方(依營養品標示之標準泡法為主或1罐,熱量約250大卡,熱量密度1大卡/ cc,滲透壓約300mOsm/kg H2O左右);如想減少灌食餐次或熱量需求較高時,則可嘗試濃縮配方(1罐約300-500大卡,熱量密度1.2-2大卡/cc,滲透壓約450-900mOsm/kg H2O左右)或腫瘤配方(1罐約300-380大卡,熱量密度1.3-1.6大卡/cc,滲透壓約750-900mOsm/kg H2O左右,通常含有魚油、DHA、EPA、精胺酸等),但後兩者滲透壓較高,腸道耐受性較差者可能會有腹脹腹瀉的狀況,建議可與營養師討論,視狀況選擇合適的產品。可接受營養品口感的病友,也可視狀況,以一般食物為主,口飲營養品為輔的方式補充營養。而現今營養品品牌多元,且各有各的標榜,所以建議可至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/食品藥物消費者知識服務網/特定疾病配方食品查詢選擇有查驗登記的產品(https://consumer.fda.gov.tw/Food/SpecialFood.aspx?nodeID=163);也可用天然食物攪打後灌食,但建議先找營養師設計符合個人營養需求的灌食內容,將所需食材依份量稱重,並將食材切小丁蒸熟,加入開水攪打成流質,再加入粉狀營養品攪打成均勻的流質(泡泡要撈起,水慢慢加至設計量),並以濾網過濾殘渣後,分裝成每餐份量,即完成(成品冷藏勿超過24小時,使用前再隔水加熱回溫)。
頭頸癌的病友不要因為吃不下而感到沮喪或過度苦惱,因為有很多方法可嘗試增加食慾及進食量,所以當有上述問題影響進食量不知如何解決時,記得跟營養師討論,找出合適自己的方式來增加進食量,才不會因營養不良而中斷治療喔!